儒学也有类似的观念。如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这里,“仁”乃是“知”的先行条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好、乐是爱的表现,优先于知。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因此,“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孔子认为笃近鬼神乃是不智;实务民义、亦即“爱人”,才能由“仁”而“知”。所以,孔子批评臧文仲“山节藻棁”之不智(《公冶长》),因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智?”(《论语集注·公冶长》)但是,舍勒所说的奠基关系,乃是意识在本质直观中的体验行为的顺序,这与儒学的观念相去甚远。儒学绝不认为仁爱只是与认识相平行的一种意识行为。意识是人的主体性行为;而仁爱并不是人的主体性行为,人的主体性反倒是在仁爱中生成的(下文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