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家的“忠”在管理中价值和意义 [复制链接]

1#

自古忠孝就是不分家的。大家都认为,只有做到孝的人才能做到忠,真正理解忠的含义。可是,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自古忠孝两难全。很多时候,忠和孝是不能同时兼顾的。可是,这并不代表,一个忠孝不能两全的人就是不忠或是不孝的。相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忠和孝的内涵的。当然,如果一个人既不能做到忠也不能做到孝,那就要另说另讲的。这样的人,当然就是不忠不孝啦 先秦孔子所言的“忠”与汉代以后所言的“忠”,虽字音一样,但有本质区别。“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仅用与君臣之间,普通百姓间也如此。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绝对的“忠君”,不存在什么道德范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