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风雨飘摇,历经沧桑,中国屹立五千年。

    仁人志士,小米步枪,仁爱拯救沦陷区。

伟大领袖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科技多么的重要,所以也可以说科技是一个国家的血管,那么科技的来源它也有最初的理论基础,它也是要先有文字的形成而后再有人用科学的思维去考究,那么这种带有文字和人文思想的意识,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文”。因而,科技与人文,就是东方之龙——中华民族腾飞的两翼。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四大成果,而与之同等重要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成果——中华十大义理经典。

古人云:“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爱也。所以说,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任的发用。就像那些富豪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捐给贫困灾区的灾民们一样,就像你每天走在大街上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捐给那么弱势群体一样,就像当你来读书时,亲朋好友纷纷给你筹集巨额费用时一样,而你只能含泪接过,并在内心发誓,我一定要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而这些建立在仁慈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道德之爱,如果一种爱的感情不是以仁慈的品质为基础,这种爱就是一种情绪,或者是一种由功利的原因而引起的感情。故奉献式的道德之爱与索取式的非道德之爱的区别,就在于有无“仁”的品质作为基础。

所以,当那些富豪们、仁慈的人们、有爱心的人们在将他们的“仁与爱”双管齐下的同时,他们也就名利双收了。曾经,一直在告诉自己:“人啊,这一辈子,千万不要接受别人对你的同情,因为在你接受别人对你同情的同时你的尊严也就没有了。”然而,自己的内心却总也忍不住在想,希望在自己困难之时能有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来帮自己一下。就像你也总会在看到别人困难时希望自己能帮助别人一样,这是不是由于仁爱而造成的同情心泛滥成灾呢。当然,仁是品性,爱是感情,当仁还处于未发状态时,爱就已经存在了。所以,爱不等同于仁,会这么做,仅仅只是因为我们都是有爱的人,我们都是仁慈的中国人。而无论在面对任何一次灾难时,国际友人们都会因动了恻隐之心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我们,这都是因为我们国家实施仁爱的结果,因为仁爱造就了世界的和谐。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