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诞生以后,儒家的学者智人便毫不松懈地为实现和谐社会积极努力,他们朝如是,夕如是,流离颠沛亦如是,积极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提出了正确对待义与理的关系问题的思想理论,并视之为实施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前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要的理论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儒家的至高无上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和谐社会。儒家思想家将和谐社会表述为“大同社会”。关于大同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并没有十分细致的描述,只是粗犷地勾勒出大致轮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