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说,“义气”这个词,是黑社会、是逞强斗勇的代名词。在电影中,那些黑社会的血泪故事所表现的很多很多都是为朋友牺牲的“义气”,无可否认,它感染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与小说中所表现的是一致的。不过有些人,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义气”有何让人感动之处,“都是些骗小孩的玩意,会感动的都是傻瓜”,也许在这些人眼中故事都是虚构的,为别人死来死去都是不切实际、无聊至极的。我无权批评别人的想法,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义气”,除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的本性——那种人与人之间相怜相依的本性。但是,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不要和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交朋友,更不要学讲什么“江湖义气”。诚然,社会上坏人不少,而他们所谓的“江湖义气”,其实只不过是酒肉朋友被人欺负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去报仇,“义气”,本是个褒义词,这样一闹,加上老师们给我们训话时简直把“义气”作为这种行为的代名词,连《思想品德》也一样,那“义气”被涂上浓厚的贬义色彩就无可避免了,很无奈,什么时候,这层色彩才能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