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念,除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外,还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在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儒家思想体系的人际关系,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靠五伦、十义来维系的。所谓五伦,就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谓十义,就是指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实、友信。五伦、十义固然体现了当时特定的政治关系,但从社会生活方面看,它从人伦关系的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这就是儒家对人际和谐的基本态度。

“和”是儒家倡导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成语、俗语反映了“和”的要求,如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和善为邻、和以处众、内和外顺、合成天下、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等。除此之外,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范畴也规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宽、惠、敏、忠、恕、孝、悌、德、勇、慈、爱、利、敬、荣、辱、廉、耻等,目的在于实现人际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