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规范,自古至今都包括尊老爱幼、容颜端庄、九思九容、生活礼仪等方面。不可否认,在传统社会王权主义的支配下,礼的规范性有很大的局限性,所谓的三纲五常、纲常礼教、尊卑贵贱等观念,无疑带有很大的偏面性,给广大的基层民众造成极大地束缚。
但细究起来,这是君主专制政体的罪过,与礼本身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同是一个礼,什么样的人来使用,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使用,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传统专制礼教的弊端,就在于统治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只考虑如何来掌控广大民众,过分夸大在下者对在上者的卑和顺,而忽略了社会共同体的整体利益,抹杀了礼的应有之义,破坏了群体的平衡效应。
但如果换一思路的话,以礼之秩序与和谐的精神来措施、施政的话,或许可避免一些偏差,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运行样态。
就此而言,礼之遭到非议,是事出有因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又不免有过激之嫌。纲常礼教固然可憎可恶,但以礼为教则并非一无是处。因为社会的存在总需要一些准则来维系,以礼为教虽然不是唯一的,但礼所蕴含的讲求秩序与和谐的主体精神,则是无论如何有必要的,也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来看待礼的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