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先秦,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意思就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要反对的事情,只求一切行事合于义。又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了解义,所以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于先追求利益。再如“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就是从反面来说,做一切事情都以利益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当然,知理之后还要践行,正所谓“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由此可见,《论语》中的“义”很明显占了上风,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孟子》对此有所发扬:“义”在孟子看来就是民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看重了民心的作用,他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发展壮大的关键。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地影响未来,故他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联系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价值关系将影响深远,故而不少仁人志士都在努力。2011年《法制今报》中的《舍利取义才是王道》一文,也在古籍整理的基础上,对孔孟舍利取义的道德观进行了短小精悍的分析,并且注意古为今用,句句鞭辟入里,发人深思。其实,不仅在法制建设方面,小到个人的为人处事方面,大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反面也该如此。201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的《中国观点给力世界和平》一文,就写道:中国领导人提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要求中国外交在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在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必要时舍利取义。果能如此,何愁民族不兴、远方不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