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仁”的来源无外乎有二,一曰先天,二曰后天。前者与性善论有关,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后者与环境和教育有关,耳濡目染亦有潜移默化之功。不论哪一种,都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固本培元、身体力行,以获得更多的源头活水,最终“仁者”无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仁”的来源,有人说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即“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也有人说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即“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然而,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说,古语“仁”字的最初出现,虽一直难以深究,但其意义生成与观念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头在左,或在右[1](P133)。但从现有的甲骨文残片里,人们还没有找到“仁”字的存在,尽管已经发现了儒字与需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为吏之道》、《法律答问》篇中,仁字的左边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即,颇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左上开口的尸字。而右边则是一个“=”字形符号,可能是一个重文标记。章太炎在《检语》中指出:“古彝器,‘人’有作‘仌’者,重‘人’为‘仌’,以小画‘=’代重文,则为仁,明其非两字矣!”按照他的理解,“人与仁、夷,古只一字”,“古之言人、仁、夷同旨”,甚至是“通其源流正变言之,则人、儿、夷、仌、仁、六字,于古特一字、一言,及文教日进,而音义分别为四、五”。
        论其原因则主要在于,首先,“夷与仁,声训体通,脂真之转,字得互借。”从声、训、旨意方面看,夷与仁原本可以相通、互借,字形虽异,但使用时却没必要细分。其次,“盖种类之辨,夷字从大,而为人。自禹别九土,始以夏为中国之称,制字从页、臼、反,以肖其形。自禹而上,夷、夏并曰人耳。夷俗仁,故就其称为人,以就人声,而命德曰仁。仁即‘人’字。自名家言之,人者为实,仁则为德,而简朴之世未能理也。”[2](P493、492)夷、仁、人的字义通贯,渗透着政治、社会的嬗变,文字和语言本身即是历史生成之物。
        在郭店楚简中的一万三千多个汉字中,仅仁字就达七十见。这些仁字既出现在道家文献中,也出现在儒家文献中,而且,无论其上下文意义如何,也无论出自哪个抄写者之手,皆上下结构,从身、从心,无一例外。而仁的含义则表现得相当丰富,第一,“人则为仁”[3](P131),直接将人规定为仁,仁属于人,人之生则可以为仁。第二,“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2](P90),仁与人之为人的性体、本真是一回事。第三,“知而安之,仁也”,认识人自身而能够理解并主动确立起自己的德性人格,便可以称为仁。第四,“仁为可亲也”,“仁,厚之”,仁的第一特点就是可亲近性,行仁之人都具有可爱、可敬、可依靠及忠诚、敦厚的品格。第五,“爱善之谓仁”,人心之中,趋近于善的内在欲求实际上就是仁的本质反映。第六,“仁,内也;义,外也”,仁发自于内,而义则行之于外,并且,“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3](P79、139、148、159、131、79),仁是一切义、礼产生的源泉,是仁、义、礼、智四种德行相协调、和谐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本兴.甲骨文小字典[Z].北京:人物出版社,2006.
[2]章太炎.检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