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 [复制链接]

1#

        “八项”原则,对国学有着重大指导作用,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求真,不断研究国学是什么,它表达了什么观点,现行的理解是不是有误差,能不能拿来应用;第二是致用,不断用国学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但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孔孟有别,道家和法家的东西也相差很远,故其虽然统称为国学,但不宜混为一谈,就连西学也没有把叔本华和弗里德曼混淆的。
        第二,中西有别,拿老子和柏拉图比总归简单一点,拿国学和西学比,则题目太大,难度太高,不是大师,未读尽天下书,不可妄下雌黄。
        第三,古今有别,该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食古不化。“仁、义、礼、智、信”作为纲领是不错,但“三纲五常”用作座右铭则不合时宜。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眼界不能局限于国学,而应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大胆走出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至少西学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2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为贯彻中华义理“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八项原则,我们应当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如下。
        作为学生,当终身学习。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虽然“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但只要有心,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正所谓“道不远人”(《中庸》),人自远之,中华义理投托有缘,不限年龄,心诚则灵。
        作为老师,一方面当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从人的角度来说,要想别人如此,自己就先得以身作则,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空谈大道却不身体力行,则言行不一,失信于人,甚至万事皆休。从理的角度来说,向长辈推则因“仁”而“孝”,继而由对父母之“孝”,扩展到对长辈、对领导的尊敬,乃至对国家的忠诚;向平辈推则因“仁”而“悌”,即对平辈的兄弟、朋友等态度真诚讲求信用;向幼辈推则因“仁”而“慈”,即对子女、下级等加以关爱和帮助。
另一方面当“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因材施教”(《论语•雍也》)。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正因为每个人特点不同,所以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此法禁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至今有益于当今的义理教育。
        作为领导,当推动中华义理进校园。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凭教育,而教育的地点在学校,尤其是老师的言传身教,是传承“仁、义、礼、智、信、忠、孝、濂、毅、和”的重点所在。为避免数典忘祖现象的出现,义理教育当从娃娃抓起,“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