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艺”相和,方能形成高水平作品。前者是内涵,后者是形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艺来源于道,而道又靠艺来体现。故而绝大部分艺术家,都在对“道”怀有敬畏感的同时,也有与“道”相亲相近之意。换句话来说,就是“道”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与之相合的问题。
以“书道”为例,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都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悟着、把握着、表现着“道”。李世民《笔法诀》所曰之“其道同鲁庙之器”、虞世南《笔髓论》所曰之“书道玄妙”、张怀瓘《书断》所曰之“书之为征,期合乎道”等,莫不再三表明此理也。
当然,“道”不仅反映在点画之中,而且还贯穿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的言谈举止、吃茶睡觉等,无一不充满“道”的趣味与活力。
总之,虽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但“道”与“艺”的关系未变,两者亦需和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