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正义之勇 [复制链接]

1#

        “正义之勇”是“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传承了千年。细数就会发现,“勇”在《论语》中提到了16次,在《孟子》中提到了15次,在《荀子》中提到了31次。(当然,其中就包括了“正义之勇”。)然而“儒者不惧”(《礼记•儒行》)是有条件的,连孔子都得把“勇”一分为二。
        对于“义勇”,孔子赞之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但对于“好勇”,“夫子哂之”(《论语•先进》)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虽然“仁者必有勇”,但“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故“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论语•阳货》),或曰“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或曰“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甚至,孔子和子贡谈论“君子亦有恶乎”时,子曰“恶不孙以为勇者”(《论语•阳货》),“恶勇而无礼者”(《论语•阳货》)。难怪孔子忧心道:“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关于“正义之勇”,孟子和荀子也都有相关论述。综合比较,就会发现孔子称赞的“义勇”,孟子称赞的“大勇”,荀子称赞的“上勇”,实乃异曲而同工也。
        孟子曰“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并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曰“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荀子•宥坐》),但要求“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如果“勇果而亡礼”,那么反而成了“君子之所憎恶也”(《荀子•大略》)。“悍戆好斗,似勇而非”(《荀子•大略》),更甚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荀子•荣辱》),故“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荀子•乐论》),其害大矣。
        具体说来,“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乱世之君,下不俗於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荀子•性恶》)“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荀子•儒效》)
        故不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义为指导,以礼为规范,倡导“勇”与“智”的结合,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富与资源的相对有限,诱使人不择手段,从而社会风气恶化、伦理道德沦丧、贪污腐败丛生,甚至可以说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儒家“正义之勇”也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一条途径。后辈学者,当谨思之,争当“义勇”、“大勇”、“上勇”,而非“匹夫之勇”也。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6:1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正义之勇”是“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传承了千年。细数就会发现,“勇”在《论语》中提到了16次,在《孟子》中提到了15次,在《荀子》中提到了31次。(当然,其中就包括了“正义之勇”。)然而“儒者不惧”(《礼记•儒行》)是有条件的,连孔子都得把“勇”一分为二。
        对于“义勇”,孔子赞之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但对于“好勇”,“夫子哂之”(《论语•先进》)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虽然“仁者必有勇”,但“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故“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论语•阳货》),或曰“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或曰“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甚至,孔子和子贡谈论“君子亦有恶乎”时,子曰“恶不孙以为勇者”(《论语•阳货》),“恶勇而无礼者”(《论语•阳货》)。难怪孔子忧心道:“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其实,关于“正义之勇”,孟子和荀子也都有相关论述。综合比较,就会发现孔子称赞的“义勇”,孟子称赞的“大勇”,荀子称赞的“上勇”,实乃异曲而同工也:都是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义为指导,以礼为规范,倡导“勇”与“智”的结合,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因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包括社会风气恶化、伦理道德沦丧、贪污腐败丛生等,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儒家“正义之勇”也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了一条道德途径。后辈学者,当谨思之,争当“义勇”、“大勇”、“上勇”,而非“匹夫之勇”也。即使身为学生,也能有“义勇”之举。
        据新闻联播报道,2014年高考前7天,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上,一名歹徒突然持刀将5名乘客砍伤,危急关头,宜春三中的高三男生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发后,他与另一名同学易政勇被送医院救治,两人因伤情严重,无法参加6月7日的高考。此后教育部单独组织考试,两人分别被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并被免予学杂费等。
        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柳艳兵的事迹,并且评价他:已交上了另一份答卷。其实,此类事例还不少:2008年,曾在汶川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申龙、王佳明、欧阳宇航、张博四少年,分别被保送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2009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德阳东汽中学女生马小凤和“可乐男孩”薛枭,也分别被免试保送到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在玉树地震中连救4人的小英雄尕玛朋措也被保送进清华大学。他们虽是学生,但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义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等儒侠之举,足以让众多犬儒们汗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