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关羽是中国古典人物里把中国“义”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的英雄任务。现在很多人,特别是走江湖的人都已关羽为为人准则。“义”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的行为的高标准,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的。可是“义”在能人志士那里是很好的学习范畴,可是在走江湖所谓的黑社会里面就是盲途不归路。

       荀子强调从义利关系上区分荣辱。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也就是说荣誉与耻辱的根本分界,安全与危险、利益与祸害的差别是,将道义放在第一位而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的人,就会获得荣誉,相反就会遭受耻辱。荀子在义利关系上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义重于利,义高于利。荀子说“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不苟》)也就是说君子虽然担心祸患,但从来不会逃避为道义而死,希望得到利益,但不会因为利益而做非礼的事情,所以荀子是坚持不能为利做有损于义的行为的。其次荀子并非完全排斥利,他所强调的只是不能以害义的方式取得利。荀子说过“好利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荣辱))人天生就具有好利恶害的倾向,但是荀子又说“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不苟》)也就是说当发现某种事物符合自己的希望时,就一定要反复考虑它是否也有可憎之处,当发现某种事物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一定要反复考虑它可能对自己也有害,这样多方面权衡考虑,深思熟虑,然后再确定是希望还是憎恶、获取还是舍弃。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义利关系必然不能做以利害义的事情。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3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