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以义制欲 [复制链接]

1#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如是说。作为人,欲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内心里最原始的冲动,又是生存之必需。要摆脱它,就像要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对于欲望,东西方有纵欲主义、禁欲主义、节欲主义三种不同的态度。与其他学说相比,佛教基本上属节欲主义。佛教利用欲望本身的力量对它作了智慧的转换,“以义制欲”——以如实觉知欲望实性的智慧,将人欲、贪欲转化为善法欲,并极大限度地发挥本性中欲望的作用。

    贪欲不可放纵,放纵贪欲,人类社会将无法维持,终将导致灭种亡国乃至毁灭地球的恶果。自古及今,人类从维持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创设种种教化和管理体系,教导、管理世人合理节制人欲。批判人欲、节制人欲,尤为各宗教的共同特质、主要功能。能了解贪欲的过患并自制贪欲,被看作人类与低于自己的动物的一条分界线,佛经中以“能修梵行”——能自制人欲乃至离欲清净,为地球人类的一大优点。佛教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制止贪欲、远离贪欲,“离欲”、“断欲”、“无欲”,为佛教经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词语。否定人欲,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点。《杂阿含》卷三五第972经在列举了贪欲的害处后指出:与贪欲的诸过患相反,断贪欲有如许“福利”(幸福与利益)p>

    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复不现法得罪、后世得罪、现法后世得罪;心常怀喜乐受觉。贪欲既然是造成诸般痛苦的根源,则断除贪欲,自然会断除诸苦,享受一种高级的“无欲之乐”,乃至永远度过诸苦交攻的生死大海,永享涅盘常乐。《长阿含·三聚经》中,佛陀以“无欲”为使人向于涅盘的九法之一。《法句经·爱欲品》偈云:

    离欲灭爱迹,出网无所蔽,尽道除狱缚,一切此彼解,已得度边行,是为大智士。无欲无有界,恬淡无忧患。

    断除了贪欲,便挣脱了束缚人的魔网,永离地狱等恶道,永出陷溺人的生死深渊,永享恬淡无欲的解脱自在之乐。大乘《佛藏经》卷中佛谓“无上道中诸欲永息”,诸佛无上菩提,唯是离诸欲诸见之一义。能征服自己贪欲、获得无欲之大乐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为富有的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3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