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孔颜之乐 [复制链接]

1#

常人最怕贫穷窘迫,而颜回面临如此不堪的生活,却是如此快乐,原因何在?因为他的心思不在外物,而在于对“仁”德的追求,并且已悟得这才是人生的正道,所以他的快乐是一种悟道之乐。这种快乐发自内心,与外物无关,因此无论贫富都能自得其乐,乐的不是贫富而是“道”。悟道者能够在常人不堪的境况下“贫而乐”,道理就在于此。
[em01]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1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欣赏颜回简单的快乐,固守清贫不改其乐;钦佩颜回兼济他人的胸怀,质朴的理想应为世人效仿。
TOP
3#

没有悟道的人,当然不懂颜回的快乐,还会为他的清贫担忧。孔子当然是悟道者,所以懂得颜回的快乐,于是大加赞赏。在他眼里,这是极高的修养。

TOP
4#

子贡曾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道理即在于此。两相对比,也可以看出颜回比子贡要高一筹。子贡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其他人际更不必说了。颜回修养最高,应是孔子衣钵的最佳传人,可惜英年早逝,实在是历史的悲剧。

TOP
5#

颜回却也不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相反,他有大志向。除了好学得到夫子的赏识,他还有许多优点。《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在孔子问到季路和颜回的志向时,季路的回答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即:和朋友同乘马车,共穿皮衣,即使破烂了也无所遗憾。)颜回则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即: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对比这两个人的回答,其实不难看出季路之言偏于个人成就的获取,而颜回则心怀人世,境界之高远可见一斑。
TOP
6#

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TOP
7#

常人追求的是物质享受,“不仁者不可以长处约。”如果没有精神的寄托必然会被物欲所累。而颜回追求的是心灵愉悦,是至圣之道。他在完善自己的学问与道德中享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聆听孔子这样的圣人的教诲,追随在老师身边,其乐无穷。
TOP
8#

孔子本人安生乐生,精神乐观,生活愉快。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的人生表面上挫败不顺,实际上幸福成功。作为孔子最赏识的弟子,颜回显然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颜回成仁,能安然乐生。
TOP
9#

“成仁”能使人超越声色食货感官享受,能使人漠视顺逆荣辱外在境遇,能使人“久处约”、“长处乐”,遭遇贫寒困苦、颠沛险阻都能“不改其乐”,因而“仁”比富贵、食色更有价值。君子“成仁”,就是要以“仁”立身,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TOP
10#

坚持原则,坚持道义,坚持理想,不“曲学阿世”,孔颜师徒以自己的生命实践昭示了仁人志士“君子儒”的品格操守。在困顿险恶的境遇中,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推行仁义,既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不为现实遭际所困,随遇而安,坦然乐生,依然“讲颂弦歌不衰”;在不为世人理解容纳、几乎众叛亲离的逆境中,唯有颜回能对老师说出“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铿锵言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