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复制链接]

1#

礼仪教育也是人的素质教育,历来为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ersonName ProductID="后" w:st="on">后ersonName>君子。”其大意是说只重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的讲究礼仪的佳话,更是举不胜举,比如廉蔺之交、孔融让梨、张良纳履、范式重信、杨立中程门立雪、顾炎武谦逊敬贤等。正因为我国历来重视礼仪教育,所以使得我国优良的礼仪传统,能世代相继并成为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义理学的研究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社会中似乎就欠缺这方面的东西,因此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掀起义理学的学习浪潮,让整个社会都融入其中。所以我们大家要发扬国学。
本主题由 管理员 chenjiesi@chen 于 2014/7/1 18:50:3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通过对义理学的了解学习使我知道:义理是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在意义,所以作为我们当代的学者来说要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应该先学义理,因为不仅义理学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义理学还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儒、道、佛各家各派的思想精华。可见无论是哪家哪派,义理是其共同的思想。

所以,义理学的研究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社会中似乎就欠缺这方面的东西,因此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掀起义理学的学习浪潮,让整个社会都融入其中。

      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