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孝”字,是个象形字,上面是个老人佝偻着,下面是个小孩子,即子能承其宗,并能顺其意。
起源: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其含义有二:第一,尊祖敬宗,方式主要是祭祀祖先;第二,传宗接代,崇拜祖先就是把先祖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对孝的理解:
《孟子离娄上》曾经写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来汉代儒家学者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释了他对孟子这句话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为第一张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要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由此可以说民间无后为最大的不孝是误传与偏见。
不同时代的儒家对孝有不同的理解。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的宗法奴隶制日趋瓦解,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因此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把行孝和守礼结合在一起,父母生前生后,都应该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第三是将”校“与”悌“结合起来,敬兄长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仁是孝的人性根源,也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从近处入手实现仁,那就是”孝“。
孟子性善论,使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孝治是孟子为君主设计的一种理想境界,使孝道进一步政治化。
曾子则将孝道全面淡化,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且将忠纳入孝的范畴将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变为社会中人们对君主的忠诚。
荀子由于坚持性恶论,其论孝的言论主要是君重于父的观点。
从古至今,孝在我们的观念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反对封建礼教、三纲五常和各种落后思想,但是孝是我们一直在遵守的,它既是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道德底线,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永不过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