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信与众德 [复制链接]

1#

信 与 义 应 兼 备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这就是说,君子既要讲信誉又得讲仁义,缺一不可。小人则反之,无信、无义,只追逐私利。
《郁离子》中讲了一则寓言:济阴地方有个商人,渡河时船沉了,只好在漂着的枯草上哀号求救。有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未靠近他时,商人就急忙喊道:“我是济水边上的大户人家,你能拉我一把,我给你百两金子。”
渔夫载他到了陆地上,商人却只给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刚才你答应给我百两金子,而今却只给十两了,这岂不是不可以吗!”商人勃然大怒道:“你是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竟然一下就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沮丧地离去。
后来,这个商人乘船顺吕梁河而下,船撞到石头上又翻了,凑巧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怎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这就是答应给我百两金子而不给的那个商人”。渔夫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富商淹死了。
济阴富商遭灭顶之灾的主要原因是言而无信。他在水里性命危急时主动答应的事,一上岸就不认账了。古人说“一诺值千金”,说话要算数。然而富商承诺的“百金”却只给渔夫兑现了十两。这能不失去渔夫对他的信任吗?
此外,他还鄙视渔夫,你一个穷打鱼的,凭什么一下子就得百两金子,给你十两就不少了。这些话又加重了渔夫对他的不信任和怨恨。
可见,不讲信誉的危害很大,不仅会失去朋友的信任,把事情搞砸了,而且还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再说说渔夫,在富商落水漂在枯草上还没说给他金子时,他就主动摇船去救人,说说明他心地善良,知道在别人遇到危难时应伸出手来予以搭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富商第二次落水后,他却截然相反而见死不救,这就是不义了。
渔夫的行为,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很可能是渔夫从内心里就非常鄙视言而无信的人;怨恨富商不兑现承诺,欺骗过他,因此,认为这种不讲信誉的人不值得一救。
渔夫也可能认为上一次我救了你,你不履行诺言;这回你连个诺言都没有,我怎么还能救你呢?如果真是这样,那渔夫就错了,他把金钱看得太重了。试问不给金钱就不救人命了吗?救人命就是为了多捞些金钱吗?
俗话说:“救人救到底,摆船摆到岸”。富商固然有错,但是,已经救过他一次了,为什么不发仁爱之心、抛弃前嫌而再救他一次呢?渔夫这一念之误,失去了仁爱、正义之心,从而做出了见死不救的憾事。
古人云:“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渔夫的一念之误,主要误在对金钱与仁义的认识问题上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若对仁义与金钱二者必选其一的话,当然要选仁义,仁义第一。金钱则是“粪土”似的、一时的身外之物,而仁义则是高尚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富商鄙视渔夫,不讲信誉,不履行诺言,灭顶的下场可悲;渔夫的一念之误留下了不义的终生之遗憾。
可见,人生在世,若成为比较完美、高尚的人,就得既讲信誉又讲仁义,二者要兼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0: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