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儒学派产生之后,便打出了仁的旗帜。仁的观念,最先可能并不是由儒家所提出,却为儒所吸纳、改造与推广。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仁也是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仁”的起源在于“事死如事生”这种对祖灵尽哀尽敬的礼仪,“仁”本来是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它指的是像死人活在眼前一样地怜爱和敬祀他。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就体现了这种本源之仁心发用。所谓战场上每毙一人而掩其目,杀人之中又有仁焉,指的是本源之仁。孟子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也证明了这种本源之仁。
仁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我们个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即使到了当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传承这种仁者“爱人”“博爱”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会尊敬师长、关爱亲朋、助人为乐、邻里和睦、谦虚谨慎、诚实可信,让社会形成一个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