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

  就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把《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来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喜欢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卷四《下经》)这句话是说:所谓礼,就是恰到好处,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再是礼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礼仪是非常讲究分寸的,所以在礼仪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适度原则。“适度”主要是指在与人交往时,必须要分清对象、场合、时间,合乎规范,特别是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们讲究礼仪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比如见面时握手时间过长,或是见谁都主动伸手,不讲究主次、长幼、性别;告别时一次次地握手,或是不住地感谢,让人觉得厌烦。礼仪的施行只是内心情感的表露,只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如果反复重复,生怕别人不理解、不领情,实属画蛇添足。所以,如果能够做到既彬彬有礼,又不低三下四;既热情大方,又不轻浮谄谀;既自尊又不自负;既谦虚又不拘谨;既老练又不世故,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体现。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适度就是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TOP
3#



古人云,礼仪者,敬人也。礼仪,就是表达尊重与关心的一种技巧和方法,在社交中,真诚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真诚,即以 诚意来对待别人,以真诚之心来关心别人。真诚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温厚、轻松、信任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的想和他交往,想和他成为朋友。这就是真诚的魅力,如春风化雨一般,你总能感觉到温暖和贴心。真诚就像阳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就像春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和谐。真诚,是社会交往健康有效的保证,是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真诚不是光用嘴说的,而是一种行动。它渗透在千千万万个细心的动作中,它是亲人们为你建造的家,它是朋友们为你伸出的一双手,它是情人给你的一颗心。只有胸怀真诚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的真诚。真诚的阳光更明媚,月光更皎洁,星光更灿烂,花儿更鲜艳,大树更强壮,歌声更动听,大地更肥沃,亲情更紧密,友情更纯洁,爱情更甜蜜,世界更美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