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整个国学的核心和代表,而孔子的学说又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范畴中,“仁”是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即众德之本,也是最能表征儒家家国一体化思维特征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学者蔡方鹿曾在《当代儒学研究动态述评》一文中指出,“在此信仰丧失、道德沦丧、利欲横流、唯利是图、图财害命之际,重提儒家就有了伟大的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仁”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说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和终极价值关怀都体现在他关于“仁”的学说中。作为众德之本的“仁”从低到高分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孝悌,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孔子“仁”的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仁爱,孔子讲孝悌,这只是对一个仁德之人的最低要求,《论语•学而》中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指做一个仁德之人除了要做到孝悌,还必须行为谨慎,言而有信,博爱众人。在谈到个人要求与普通的社会伦理原则之间的关系时,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个体需要服从社会整体原则,也就是“己”要遵于“礼”,剔除“礼”中的阶级、社会局限性来看,这一层次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是“仁”的第三个层次。孔子的“仁”以“孝悌”起笔,然后依据平行顺延的方式向外生发,由家及国,由父子及国民,直至由子孝及忠国,由父慈推及君仁,故而有“仁者爱人,仁由亲始”的说法。至此,“仁”完成了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的全面延伸,作为众德之本,如果下至家庭、上至国民都能做到“仁”,中华民族的复兴便能稳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也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