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之深远,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在“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仁政”之说。孟子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反对战争对人们带来痛苦,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这就要求今天的统治者,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