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真诚孝亲 [复制链接]

1#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孝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伦理义务?有的学者通过分析认为,主要是养亲、敬亲、悦亲、谏亲、念亲、显亲、继志述事、尽职尽忠。还有的学者提出了行孝八法/FONT>养亲、关亲、敬亲、顺亲、礼亲、谏亲、光亲、延亲。孝体现着如下三种人文精神/FONT>感恩、仁爱、责任。新型孝道不仅要继承这些基本精神,而且还应该包含平等、自由、人权等现代精神,这样才能得到当代年轻人的认同。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从来都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古人把以孝为先当作修身齐家的核心。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老了,也许不能再劳动了,成了单纯的消费者,但父母绝不是白吃饭。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都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创造的。乘凉不忘栽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给父母尽孝,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报。在父母的抚养下,子女长大成人了,也能够自食其力了,而父母却在逐渐年老体衰,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这时,敬老爱老,赡养父母也就成了子女们义不容辞责任。

其实,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许多老人在经济上并无多大困难,不仅无需子女予以经济上更多的资助,条件好的老人反而还会给子女一些生活上的补贴,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子女真正尊敬,爱戴他们的那片孝顺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儿女们主观上并无不孝之心,却不会体贴老人,不会尽孝。有的老父老母病在床上好多天了,也不及时送医院诊治,甚至有时间与朋友喝茶、打牌,却无暇探望父母;有的只图自己舒适快乐,不思父母冷热苦辣;有的只要父母照顾,很少想到如何体贴父母,父母稍微照顾不周,不是生气、顶撞,就是摔盆砸碟,更有甚者,动辄离家出走,任凭父母气得顿足捶胸也无用;有些人在父母在世的时候不懂得孝顺,总是在父母去世后,才悔不当初,责己不已,但为时已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