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来源是伟大的创造和生养,“仁”的开端是同情之心,来源于天然的善良本性。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古代经典中有关仁的用法,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理伦学说,不仅重新用人本主义精神解释了仁,而且把仁提升为最高的理想,使“仁”成为了一个既能表现人类优良美德又能表现超越原则的包含性概念。仁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规范,讲爱、讲礼、讲道,这不仅对我们个人产生积极的思想导向,其精神深深地影响并主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更是谱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伟大的贡献。 如果人人都能真正做到“仁”,那么社会和谐,国家安定,世界和平,当然这着实是一种令人心生向往的社会存在,需要我们共同去构建。因此,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主动追求仁的境界,传播仁的大爱,心存善意并敬人、爱人,用心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大爱,努力做到“仁者爱人”。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仁者“爱人”“博爱”的基本内涵一直不变。到现代,已经演变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理性动因和追求真善美的内在源渊。传承仁的传统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家庭尊老敬长,兄弟相爱;在邻里互敬互让,和睦相处;在单位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在社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使整个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社会文明必然大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5 22:32:2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