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作为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几重含义。从《论语》中总结来看孔子讲的“知”有三种涵义:“知识”;“认知、了解和把握”;通“智”即聪明、睿智、智慧。
归纳起来,其一就是:明是非,识利害。儒家的“智者不惑”首先是能明辨是非。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也。”后来荀子也对“智”作了界说:“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意即是当是,非即非,正确明辨是非即为智,它所要克服纠正的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是非颠倒观。“智”不仅要求对是非、善恶有客观的认识,还要求对利害、对事物之理、事物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推理。 其二就是善于知人、自知。《论语》记载:“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所谓“知人”,就是善于识别、了解、并正确评价他人,由此对他人采取合适的态度。所谓“自知”就是对自己有正确、清醒、客观的认识和估量,知道自己的优缺长短,既不妄自菲薄亦不骄傲自大。“人贵有自知之明”说明自知之重要性,必要性,它是形成谦虚、自信等良好品质的基础。
孔子一生好学,喜“智”,善诗书,定礼乐,但他并不一味强调“智”,他认为“智”如果不灵活不权变就会近于愚蠢迟钝。对“智”的培养途径,孔子以最简洁的话概括为“好学近乎智”,强调勤学、乐学对于达“智”的重要意义。在博学、勤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就能分清是非正误,识别利害得失,知己知彼,遇事胸有成竹、沉着冷静达到不迷惘、不盲目、不疑惑、不蒙蔽的境界,此之谓“智者不惑”也。这对于今天我们在完善人格和思维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用其思想去指导自身的行动,勤奋好学,明辨是非曲直,善于知人、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