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理想人格可以说是仁智统一,即“仁且智”,这一表达来自于孔子于弟子子贡的对话。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从子贡的话,我们能看出,子贡认为,自己老师“学不厌”“教不倦”,具备了“仁且智”的品格,并认为这就是圣。
孔子把“仁且智”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仁”“智”作为辩证又统一的关系。“仁”即是道德的核心,又是道德的方向。按照孔子的理念,“仁”确保主体的行为坚定不移地朝着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智”则是对道德的“了知”,它确保了行为在为善为恶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即“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在孔子看来要成人成圣就必须“仁”、“智”统一。
孔子的仁智统一的思想,说明孔子对理想人格要求全面,既要有道德又要有知识,既要成己又要成人,二者缺一不可。反言之,无论是仁智分离、有仁无智亦或是有智无仁都会造成人格的缺陷。,孔子对于"仁且智"的教育理念,这些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对于我们自我提高修养道德和才智,达成其中统一,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