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与素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礼仪知识。而真正能把礼仪做好的并不多,我们应该把礼仪贯彻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懂礼的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四岁的孔融之所以让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6 19:03:57编辑过]

TOP
3#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礼”,我们所追求的不应只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礼貌,礼节。而如今我们视乎把礼作为了一种物质化,浮躁化的行为,而忽视了它的基本的精神理念。求人办事需要送礼,结婚生孩子需要礼包,现在社会缺少的却是最基本的礼的精神理念,互相尊重,真诚相待,谦虚行事,尊老爱幼。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坦诚,多一点踏实,多一点爱心。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