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朋友好就是义。但是“见利忘义”这个成语,却也是来自对不起朋友的古代故事。关于朋友之间讲义的著名故事是很多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是汉朝末年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了,尤其是关云长,几乎成了义的代表。他在“万般无奈暂归曹营”之后,“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管曹操多么喜爱他,优待他,提拔他,他依旧念念不忘他的把兄弟,“过五关斩六将”地回到了刘备、张飞的身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退逃到关羽把守的华容道,眼看就要被活捉了,此时,知恩图报的关羽竟把曹操放走了。这些典型例证,已经传为千古佳话,并在朋友关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利也是对他一切人都好,它的底线是遇事顾及他人,起码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加到别人的头上,要“与人为善”。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不能不公认的做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