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


以仁爱之心对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仁爱之心,这便是对立统一。人生在世,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人生应有的价值。而孔子之弟子所言仁之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说孝顺父母和敬爱师长两种品德是行仁的根本。《论语》中的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居于五德之首,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指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指人的本心及善良的内在本质。作为人的本心的“仁”,不是抽象的,而是人心固有的、先验的、普遍的。孟子也曾反复说明“仁”是人所固有的本质:“恻隐之心,人之端也。”宋代朱熹也说:“行仁自孝弟始。”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行仁的根本。要仁爱,首先要自尊自爱,这样才值得得到别人的爱。俗话说“连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又怎能让别人爱上你呢?”其次,要爱身边的亲人,衣食父母,是养育教育我们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去爱与尊重的。自呱呱坠地起,我们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儿肉,难以割舍。我们现在所努力奋斗的一切目标,除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就是给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报答养育之恩。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一般重爱情友情,往往忽视了亲人。我们在外求学,与父母相见的次数一年中寥寥无几,我们只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且“厚颜无耻”地向父母要钱,多么可悲。我们要谨遵孔子的教诲,执行仁的根本。对待自然,我们更要抱有这种“仁爱”的态度,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无休止地掠夺资源,无休止地破坏,无休止地宰杀,早已把这个美丽的自然破坏的面目全非。人们不懂得,或早已忘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同时大自然也给了我们惩罚。天气变化多端,今年夏天很多地区创下了历史最高温,天气变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就是后果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停下手中的看到,伸开双臂,以仁爱之心面对大自然,真正实现永久的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