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译:父亲活着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长期不改变父亲所走的正道,这就可以叫做‘孝’了。”在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深有感触。孔子所说的这句话的内涵,我完全同意,因为这是一种孝的体现。我爱我的父亲,在我的心中,父亲就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山,敦厚而又可靠,我信任他,崇拜他,因为他“力大无穷”。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所以父亲非常爱自己的女儿,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是正确的,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的确非常的疼爱我,有的时候连母亲都会吃醋。在我的生活里,父亲似乎已经成了我唯一的依靠。从小到大,他对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学习。小的时候,父亲太过调皮,以致于小学还没有上完就辍学了,因为文化知识不够,他只能从事卖力气的工作,他的力量很大,能够同时把我和母亲抱在怀里,从客厅抱到卧室里,那个时候我羡慕他的力气。但是,他不想让我长大后从事体力劳动,他觉得女孩从事智力劳动最适合,所以他要我好好学习,其余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做。
在父亲的敦促和疼爱下,我想一支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经历任何的风吹雨打,健康快乐的成长。当然,我一直在努力,好好地学习,保持优异的成绩,以此来报答他。对于我的优秀成绩,他往往只是回应我浅浅的微笑,其余的什么也没有。我知道这就是做父亲的特点,他们永远是默默的付出,像耕种的土地一样,勤勤恳恳,他们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这就足够了。
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家人的精神依靠。他们的志向需要我们去完成,因为我们是他们只想实现的唯一希望。这是对孝的另一种诠释,我们将孝付诸于行动。在古代大家族中,父亲的志向往往是整个家族的志向,那便是家族的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有着远古时期的孝的血液和精神,所以中华儿女一直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