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仁由万物之精华而生,施仁者得心。 仁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与中枢。理解了仁,才能够理解儒家强调的宽待他人,厚爱他人,进而能够把天地万物都视为与自己具有同样情感意志、可与对话和交流的对象。

在原始儒家那里,爱人的态度最能够体现在人们对待自己的父母与亲属方面。孔子特别重视“亲”。人无论处于怎样的情感状态下都应该顾及父母的感受,应该努力揣摩和体会父母的心思。而一个连自己的父母死了都不会流一滴眼泪的人,一定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而早已经不再是人了。大凡绝情、无情之人,都是非常可怕的动物。由此说明,亲情之爱最能够反映人心内在的仁性。孔子要求人们在家里应该孝敬父母与尊长,而走出家门、闯荡江湖则应该与他人友好相处,谨慎从事,诚实可靠,对每一个人都必须付出自己的爱心。用侍奉父母的心情侍奉别人的父母,把敬爱兄长的态度带到广大的人群中去。真正的仁者、圣者是不会把自己的爱心只奉献给局部的人群团体的,或血缘亲属,或地缘乡里,而应该获得更为开阔的社会视野,拥有更为宽广的天下情怀。《论语·颜渊》中,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天下归仁,人同此心,四海之内,谁不亲爱?由此,儒家的爱人实现了由血亲之爱,到他者之爱,最终直至泛爱整个人类、天地万物的逐级推演。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