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 《论语·为政》: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为: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而《孟子·万章上》更是提出 “孝之至,莫大于尊亲”。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即尊敬父母。尊敬父母,要做到三点:一是孝心决不可少。二是言语不可缺。三是行动不可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恰当地顺从父母,不盲从,做出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事。[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8 14:30:5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