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夫子看来,“仁”就爱人的意思。“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不仅是儒家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界标,同时也是儒家思想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社会接受的根本原因。社会要发展,人要实现独立和自由,如果没有一个人性化的社会管理理念,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在儒家看来,只有“仁”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目的。确实,如果每个人心中都能持有一颗仁爱之心,都能够领悟善的理念,那么,我们就不会随意去伤害他人,一方面是没有理由去伤害他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没有了那种伤害人的冲动了,那种作恶的信念已经从我们身上完完全全地被去掉了。儒家和墨家都有关于“爱”的论述,墨家讲的爱一种“博爱”,也就是不加区别的爱一切人,而儒家讲的是“别爱”,就是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所施加的爱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的爱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对一切人施与完全相同的爱,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揭示了我们所施加的爱的顺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爱的轻重程度的差异。我们对待自己的亲人,如父母或长辈,确实是比对其他人亲近的,那么,我们对他们的爱就会深一些。而对于一些比较疏远的人,即使我们之间也存在着亲戚关系,但是这种爱自然的少一些,无法同对亲人的爱相比。至于说外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更多的是抱有一种怜悯,而不是一种爱,因为,爱是相互的,而动物和植物没有爱的观念和意识,由此,我们同动物和植物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来真正的爱。事实上,儒家的仁爱的主张是更有现实意义的,它也是更具有可行性的。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的“爱”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施行有差别的爱,而对于万物则心生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