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和: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和”是中国古人一个伟大而智慧的发明,它是中国古人博大智慧的一个集中体现。“和”就是指和谐、和睦之意,不仅是指人际间的和谐,也指社会的和谐,甚至还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和谐。“和”的含义是很简单的,但是却是极难做到的,人与人之间由于名利的争夺而各怀鬼胎,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这也致使了社会的不和谐,以及又有人对自然的无禁止的破坏,从而产生了许多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也致使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论语》一书中就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可以看出,在儒家看来“和”不仅是一种处理人际间的相处准则,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为,而且,“和”俨然就被视为了一种最高的处事法则和智慧。《中庸》一书中又讲:“喜怒哀乐只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和”所隐藏的智慧。凡事做得恰到好处,就不会出现过或不及的情况,而一旦恰到好处,就不会生产什么矛盾,而矛盾的解决或不生起就意味着和谐的产生。“中”的终极目的在于产生“和”,我们修身养性的终极目的可以概括地说就是以“中”之矢放“和”之的。因此,“和”的修为在取决于我们关于“中庸”智慧的修炼。儒家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就决定了要实现“和”,不仅需要个人有君子的高尚的品德,还需要“中庸”的智慧辅以成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