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仁作为种种道德的范畴,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以此我们便知仁即是万物的核心,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也依旧如此。孔子的仁学思想影响了世代的人,告知人们要相互有爱关注,更要有同情心。孔子说:人者"爱人",并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仁学思想,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调节人与人关心的准则,在当代更有特殊意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在这之后的思想家们也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和发挥了仁的思想。以孟子最为突出。

孟子一直以性善论作为自己的思想的基础,不断地对仁进行了发挥。在道德方面,孟子主张仁和义的结合,仁和义便成了一切道德的核心标准。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孟子正是以仁义来约束百姓和君主来达到这个目的。在政治经济方面,孟子则提出仁政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同时孟子又提出了“井田制”的思想,结合抑制“重农抑商”的思想,有效地缓解了各个阶级的矛盾,为后世所称赞。

TOP
3#

仁有其特殊的价值,在孔子之后,历代思想家不断地发挥,形成了儒家文化以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借助仁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巨大的贡献。礼乐得以发展正是因为孔子借助仁的力量一步一步创造开来。在孔子之前,仁学文化并没有受到重视,正是孔子赋予了仁丰富的内涵之后使孔子之前和之后的历史得以衔接。还有一个明显的贡献则是孔子借助仁学的力量完成了上古向中古时代的转折。正如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2 14:33:53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