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

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的爱;而到了墨子,他更加强调仁的广泛性,任何劳苦大众都可以享受这种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仁不免带有怜悯的色彩。而在现在社会,无论是孔子还是墨子的仁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所说的仁是内心的一种反映,不管对谁都应该抱有这种态度,试着去体谅每个人,去理解个人之间的差异,唯有如此,才能尽量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