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之心是中国人的精神瑰宝,中华民族正是拥有了像“仁”“义”“礼”“智”等这些强大的精神武器,才得以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实现了不间断的发展奇迹。那么,我们就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修为才能达到“仁”的要求呢?事实上,有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曾经问过孔夫子这个问题。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五项原则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恭则不侮”要求我们对别人恭敬,以免遭受侮辱;“宽则得众”要求我们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友爱;“信则人任焉”说明的是诚信待人的道理,只有我们先对别人诚信,那么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敏则有功”似乎和“忠”讲求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应该尽心竭力地做好我们的本质工作,不论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都不能敷衍了事、等闲视之;至于“惠则足以使人”,则是更高的一层修身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诚诚恳恳、兢兢业业所得到的回报,那就是在我们完全达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的时候,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我们。说到底,“仁”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乐善好施、广结善缘、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内心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帮助和服务他人而不求回报,同时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得到别人的恩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