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良知”是主客相融、亦主亦客,集本心与天理于一体。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经典诠释,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了解经典文本的符号意义,进而了解经典文本意义中的“理”,最终达到对于圣人良知的体悟,实现自己的“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就是“良知”致“良知”。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苏格拉底说他相信每个人的良知都是一样的,也许是这样吧,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而感到羞愧,但是大多数人也会在欺负了别人之后,多少有些良心的不安。我们终于还是明白了,拥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我们不难想到在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干了一件无耻的事情之后,总会受到一点来自良知最深处的谴责,就好像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大脑,那只是因为他不用脑筋罢了。常识和良知就像人和动物的肌肉,越是不用就越会萎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