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七、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就是说仁者安于仁道,智者运用仁道,且可以发扬仁道。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句经典还没有完全道出仁与智的关系,它只是说出了智于仁如何,确没有说明仁于智又是怎样。不过孔老夫子又在其它地方接着提及到了二者的关系:知及之,仁能守之。此在于说明能够靠聪明才智得到的东西,不能靠这些聪明才智守住,要守住东西,那就需要仁。仁作为一种美好的德行,才是根本。这个观点跟同时期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都是强调“仁”或者“美德”这些道德层面上的东西。而“智”只是“美德”、“仁”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后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到“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重点阐释了此二者只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发挥出大的功效。有仁无智,就不能很好的区别爱;有智却没有仁,那就知道怎么做而不去做。只有当这二者同一,那便既能够区分是非对错,又能够很好的行动。那么,具备此二者之人便是一个君子了。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6 17:11:32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3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