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的来源问题,我们可以追溯到人的本心问题,这便涉及到了两个人,两种学说。一个是孟老夫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仁、义、理、智根于心,人生来有此四心。他说“人生之善,犹水之就下,人如不善,水之不下”。归结到一点:仁是人生而既有之。人的这种天性就好比西方社会所宣扬的人生而就有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权利一般,完全属于先天性的,也是在形式上是人人皆一的,尽管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完全是这样。另外一个是荀老夫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就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他明确说到:“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无伪而性不能自美”。第二句有些老子辩证法的味道。似乎这就告诉我们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是恶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仁义可言。如果是这样的话,前人就不会把把荀子归为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一派了。关键在于荀子还认为“心如水”,他又认为人“心生而有知”、“人心譬如盘水”,只要“导之以理,养之以情”,人还是可以有仁的知识的。这便是说虽然人的天性是恶的,但是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达到仁的。综合以上两种,我们可以得出,在先秦时期的儒家哲学中,仁主要有两个来源:孟子主张的性善论的先天的仁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的后天可培养导化的仁。 [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6 13:23: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