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一位年輕人要進京趕考。由於路途遙遠,走著,便在河邊休息。忽然看見河面上許多螞蟻掙扎著。他見狀,心中非常不忍,(p.93)
立刻撿起一張大樹葉放到螞蟻旁邊。螞蟻見狀,紛紛爬上去。他立即將樹葉放上岸,高興的跟螞蟻說:「小心點,不要在掉到河裡了。」向螞蟻道了聲「再見!」便匆忙趕去考場。(p.94)
由於他天資聰明,平常又用功,做起答案格外得心應手,哪知道,百密一疏,剛作答的「馬」字,少寫了一點,心中懊惱不已。(p.95)
想不到奇蹟發生!就在閱卷官正批改他的考卷時,一隻螞蟻往「馬」字一站,也許閱卷官年紀大,竟然沒發現其中有錯誤,而年輕人就這樣金榜題名,考取進士。(p.96)
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有時候這顆善良的心會無形的被牽引出來。同情心、憐憫心,把一個人的好都顯現出來或以實際行動呈現。
以前小時後父母親時常告訴自己,人不能只都為自己,長大後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多幫助別人。爸爸還帶過我去孤兒院,我把自己穿過不能穿衣服、褲子,都帶去給他們,爸爸說:「社會的幫助,即使是我們生活中認為很平常的資源,對他們來講都很重要、很珍貴。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不要求回報的助人,是種美德,有目的的助人讓我感覺很不真實。我特別會對老年人產生憐憫心,看見我奶奶腰不好,心裡面就會很難受,甚至有種很想哭的心情。人要有同理心,我常常會想著,若我是那些弱勢者、被欺負的人,我會不會被憐憫、被關心?我們需要的是,被人關心和幫助,而讓我最看不起那些只會利用可憐人的人,一開始給他們福利對他們好,裝的好像善心人士一樣,想說給他們嘗到甜頭後,就開始要求、利用、然後要他們回報自己,明明知道他們沒有能力還,開始叫他們做東做西,這種人從來不會站在別人立場替別人著想,往往只想到自己,自私自利。
幫助別人得在自己是心甘情願的情況下,沒有自利心的時候伸出援手,做壞事有報應,做好事有回報,其實是相對的,不助人起碼別害人是吧!做好事、幫助別人,自己就會快樂。因此我們要做好事,將自己奉獻在別人身上,當我們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心裡也會跟著快樂。
我們做一件好事,心胸會變得更寬大,證嚴法師曾說:「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我們要時常把手心向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
古人說:「生物活在自界上就是要互相幫忙。」我常看到動物們互相幫助,而我們人類卻小心眼,把自己中的眼睛關閉了,豈不是連禽獸都不如?做一件好事,會變的更誠實。做一件好事,心胸會更寬闊。
做一件好事,光明便降在我們身上。我希望人人都能作好事,如此一來,這社會就充滿了和平。不會有戰爭的發生,也不會有壞消息,俗話說:「沒有新聞就是好消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讓我們更懂得什麼是愛。希望可以讓一些在生命邊緣徘徊的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每件事情不管是好是壞,都有它的價值,就像他所說的模仿和創作,雖然能做出的東西或許大同小異,但是得到的是不同的價值。幫助別人也是一樣,對你來講也許價值不大,但是被幫助的人你認為價值不大嗎?互助互愛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更添了幾分色彩,若每個人都能這樣想,地球不就多了數不清的好多條彩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