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友好和谐的有机统一关系,既不可能自动到来,也不可能具有绝对性。这种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人与自然不再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是绝对对立的;而私有制的消灭使得异化了的人及其关系得以“异化”,从而克服在异化的“感性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片面关系: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 当然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全面和谐关系并不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自发地到来,这种和谐也不存在绝对的特性,而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永恒过程。这是“感性世界”所提出的一个历史课题和时代使命,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发展生产、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在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追求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追求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