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


第一次读这句话,便想起了孟子曾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那真的会令我们很感动。其实,我个人觉得墨子的这种仁爱与孔子的“仁者爱人”相比是更加的广博和宽泛,虽然这种爱会让我们觉得有点夸张,但却真的利人利己,也即普天下本为同一家。或许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每个ersonName ProductID="国家的" w:st="on">国家的ersonName>君主都会像爱护自己的国家一样爱护别国,那岂不就不会有战乱,不会有朝代的更替了吗?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当下的政治格局就与墨子设想的较为相像,所有的国家都尽力的和平相处,虽不能保证都会互助互爱,但至少是处于一个总体的稳定与和谐的状态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有某些国家会有破坏这种稳定的生存状态的行为。无论是伊拉克,阿富汗,还是索马里,菲律宾,身为学生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无数受苦受难的生灵默默地祈福,希望那些屠戮者能早日彻悟。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我认为这句话是《庄子》这本书中最为宏大的目标,也是最深刻的哲理。或许庄子的“齐一”,“齐一万物”的思想会带有形而上的特点。但我认为在某些程度上还是具有可借鉴意义的。试想,当我们把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时,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我们还会舍得破坏环境吗?现在的我们真的处于一种缺少“根”的时代,当然这种“根”不是指传统文化或民族精神,而是全人类在宇宙中的一种归属感,一种与万物灵长共生存的认同感。现在的我们总喜欢把除了人之外的动植物称为“生物”,殊不知,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最最依靠外部环境的生物,只不过我们或许更高级一些,因为我们会思维,而这种思维便让我们更加学会了如何弱肉强食,如何更好地更高效率的利用与剥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资源。当我们越来越转向利益、金钱与权利时,自然便离我们越来越远。试想,一年之中我们有几次机会去体悟日升日落?有几次一睹“海上生明月”的洁净与寂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