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所以中国历来注重孝,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在总体上是中国古代居于正统地位的“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的思想理论形态, 其思想实质和基本的价值原则是“家族本位主义”。而维护父父子子这一纲常的规范就是孝。孝在古代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奉养、恭敬父母。二是祭祀祖先。在孔子看来, 所谓“孝”, 主要是子对父要敬而不违, 体现了父与子的尊卑、主从关范就是孝。孝德在古代中国曾具有很高的地位。《三才》里把孝抬到“天经地义”的高度: “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 子女工作压力的增大, 而且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孝德也逐渐地被人忽视,老人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得不到保障。今天的社会同过去相比显然是不同了。但是, 尽管时代变了,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变了,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所以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弘扬传统孝德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