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事亲以礼 [复制链接]

1#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雨婷

学号:11311019

时间:2012..
电话号码:15912468221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孝不可弛于家。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

      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

     “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

      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

      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孝,简简单单,随手就可以写出。但是孝为何这样写,不知我们是否有真真正正的去体会它。这个“孝”字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的上面是一个“老”字,而下面是一个“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做「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象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意思就是当子女的要时刻想着孝顺老人,时刻要把“孝”字放在心上。当父母年迈的时候,一切都要靠着我们,我们就是他们将来的依靠。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

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

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

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我国历史中就有许多为人所传诵的的孝子。“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厉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的闵子骞单衣顺母;“葬父贷孔无,仙姬陌上逢;织线尝债主,孝感动苍穹”的董永卖身葬父;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的王裒闻雷泣墓.......

孝是一种纯粹的,朴实的感恩之爱。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颖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颖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请允许我将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一个小官在美食面前都没有忘记老母亲。这种感恩的爱,在“施恩”与“感恩”的因果过程中体现的那么真挚、那么无私、那么感动。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养育之恩呢!

孝还是在不严重损害自己身心健康前提下的一种自我的牺牲。晋朝有一位有名的孝子——吴猛。他家境贫寒,只有一间可以勉强遮风挡雨的茅屋,一到夏天,家中热的夜不能眠,再加上蚊子的叮咬,更是难以入睡。看到父母晚上不能好好睡觉,吴猛每晚都拿扇子为父母驱蚊,然后脱光衣服,坐在父母床头,蚊子便都来叮咬他了。一天夜里,父亲起床上厕所,发现吴猛坐在床头,而后,当他看到吴猛身上一个个又红又肿的包,终于明白了。这件事被当地太守知道了,他送了一顶蚊帐给吴猛,这是吴猛用的孝心换来的。这种牺牲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爱的行为看似十分渺小,却突然觉得它像巨人一般,需要我们去仰视,令人为之动容!

孝更是一种用宽容的心来面对父母的深情。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颗宽容的心,不仅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印证了孔子所说的“无违”的实质含义,即以礼来侍奉父母,因为孝,他名垂千古!

孝心,是夜空高挂的一轮金黄圆月,皎洁无暇,温娴明朗,普照大地;
    孝心,是顺势蜿蜒的一条透彻小溪,清可见底,不染污浊,流入山谷;
    孝心,是一望无际的绿茫茫的草原,满目翠绿,映入眼帘,点缀缤纷世界;
    孝心,是夏日午后和风中沐浴的风铃,叮当轻拂,拨心中的弦,引起共鸣。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们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让我们怀着那颗赤诚的心,走啊走……我们的足迹会成为一条永恒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交融了一种亘古不变的最美丽的爱,它,叫做“孝”。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1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