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馨

学号:11311015

时间:201264

电话号码:13658865167

“义”即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正义的基本理念是:扶住生命是善,伤害生命是恶。任何个人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在自己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善应当远远大于恶。正义维护的是整体利益,因而正义的最大障碍是贪图不正当的私利,所以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必须在维护正义的前提下去获取个人的合法利益。在现代社会,欲达到正义之目的,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因此,这六个方面可纳入“义”的范畴中。专制作风、官僚特权思想都是对正义精神的损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假“正义”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体圈子里讲“义气”,以抽象的“义”去压制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倡导“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义即是正义,是行为的最高标准。正义的基本含义是在自己的行为下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且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利益。公平的原则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地获得利益的权力:第二,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获取利益:第三:抑强扶弱,先人后己。

仁爱是正义的根本,也是和顺的基础,心中有真爱的人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实际行动,而行动的可贵之处,在于能遵循社会规范。孔子说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说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也没有说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唯有依从义来行事。”“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仪来施行,以谦虚的语言来表达,以诚信的态度来成就,这就是君子啊。”仁是人的安身之所,义是人的正确道路。让安身之所空着而不去居住,放弃正确的道路而不去走,可悲。

 左手“仁”,右手“义”,走遍世界都不惧。单看“仁”这个字的构造,“单立人”意指一小我,那么“仁”就是意指两小我在一同了,由此可窥中汉文字的独具匠心,人和人相处就需求“仁”这种美德了。“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明陶冶下的文人诗人以及通俗念书人应该具有的美德。以仁义之心待人接物,愈久弥喷鼻,愈久弥芬,对妥帖处置本人的人际关系以及学养出路的利好都是极端有裨益的。仁义之心的养成,起原于儿时的正统教育,即儒家传统文明的因循和陶冶。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穷年累月,渐习渐成,并以此作为立品处世的规范加以付诸施行。仁义之道,小可齐家,大可治国。大大都人小的时分,都读过王祥卧冰、刻木事亲的动人故事,读过《三国演义》,晓得关云长不慕荣华富有,为一个“义”字,千里走单骑,读后很是动容,于是在冥冥中喜好上他们的做派,在今后的人生工夫中渐渐品尝,渐渐了解,并以此看待方圆的人事,收获颇丰,妙用终身。前人考究身体发肤授之于爸爸妈妈,禽兽亦懂得“舔犊”和“反哺”,所以作为一小我更应该孝顺爸爸妈妈,再由孝顺爸爸妈妈延及宽宏仁义待人,光明正大干事。所以前人要求在拥有仁义美德的还亦强调有时令,尤其是做学问的,假如没有时令,为五斗米折腰,吃嗟来之食,是很让人看不起的。

以仁义之道持家,家境大多会兴隆。由于一小我假如仁义了,人人都情愿和他打交道并推心置腹的协助他,协助他出谋献策,出力、出人,再加上自己的起劲和聪明,完成家境兴隆就很好了解了。以仁治国,也可以说是治国的上策,这在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都争论过了,并被自汉以来几千年的前史验证了的,曩昔有一句特殊知名的宦海话;“圣朝以孝治世界”,比方在宦海上执行过“举孝廉”的养士和取士准则,强调孝道,强调仁义,由于只要孝顺爸爸妈妈的人,才有能够体恤民间疾苦,才干一心一意地为老庶民谋福利、谋福祉,人人说呢?有个背面例子,秦朝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学生,人人都晓得,韩非子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在秦始皇期间,嬴政遵从了李斯的建议,不施仁政,施行酷刑峻法,对老庶民的不满和对抗执行绝对的镇压,又为了避免儒生之口议论政事,施行了臭名远扬的焚书坑儒,后果形成了对上古文明严峻糟蹋的恶果,还把一些有学问的人都坑杀了,弄得朝无才臣,泽无才人,后果招致太监赵高之流篡权,演绎了一场指鹿为马的千古闹剧,还李斯自己也惨遭赵高之毒手,受五刑而殁(五刑指刺字、割鼻、截断脚趾、砍头、剁成肉泥)。后来汉今后历代,吸取了秦的经验,从汉武帝用董仲舒免除百家,独尊儒术开端,儒家的仁政之道渐渐地被搬上了前史的前台,被宋剃头扬和光大后,元明清都以此治国了。

当今时代,其实也应该以孔孟训诂,以仁义修身。仁义之道应该被持续在进修、生涯、任务中推行和使用,置信以此处世,人人必然会收成人生的无限美妙!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3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