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复制链接]

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李萍

学号:11311008

电话:15974808763

礼的规范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盏指路明灯,引领着我们健康成长,不断前行。文明礼仪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不仅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素质的人,还能给他人一种温暖的感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