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
我认为,“仁”主要分为仁政、仁礼、仁德,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为政以德,统治以礼,修身以道。

为政以德

孔孟皆提倡以仁政治国。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为政以德,则以百姓为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君如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深知这一道理,故施仁政,方有贞观盛世。
管仲曰:君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秦始皇嬴政早期实行商秧变法,体恤民心,则国富兵强,统一六国,完成大业。晚期施行暴政,焚书坑儒,终招致灭亡。
《过秦论》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此言得之!
君王施仁政,表其爱民,臣则辅之,民则敬之,此谓得道,必多助。
君王施暴政,背道而行,臣则远之,民则恶之,此谓失道,必寡助。
历代明君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两千多年来,为政以德在统治者的思想地位当中极其重要。历代以仁政治国的明君皆得到贤臣的辅助,百姓的爱戴,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统治以礼

子曰:克己复礼,仁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孟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仁为内修,礼为外养。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以礼治国,以礼为纲。
《强国》曰: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世代明君皆知以礼待臣,以礼待民。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上好礼,而民不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议兵》曰: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义生而法度制。
历代封建王朝以礼治天下,上至君王贵族,中至群臣百官,下至布衣百姓,皆受缚于礼,不敢轻易违礼。
《大略》曰:礼之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正是如此,统治以礼的思想在历代王朝根深蒂固。

修身以道

仁者,实为君子,甚为圣人。
仁,德之根也。由仁而生:孝,悌,忠,信,勤,俭,义,恕。
孝,仁之本也,教之所由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与!
事父母以孝,待兄长以悌,事君以忠,此皆为修身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便是孝,忠信之美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修身须日三省,省何?忠,信,勤。
孟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孝为仁本,义由悌生。君子无保身而违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实为义也。
一箪食,一瓢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实为俭也。
恕道,即推己及人之道。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古人致力于修身,以达仁。而今者,孝,悌,忠,信,勤,俭,义,恕,皆不可少。仁,仍为修身之道。

中国之封建王朝较他国繁荣强盛,缘于儒家思想的影响。

为政以德,则民心收抚,群贤毕至;统治以礼,则教化万民,统一朝纲。此二者皆为治国所用。为政以德,可彰天子之厚恩;统治以礼,可掩王庶之不平。此二者相得益彰,可使国泰民安。缘于此,中国之封建王朝历时二千多年,难以动摇。

修身以道,普及于君、臣、将、仕、士、民,可使举国知礼。孔子有教无类,力求万民皆知耻知礼,此为使民不违法纪之根。士安贫乐道,勤于治学,此乃国之后福。仕廉俭爱民,治一方安宁,则国固邦宁。
将忠肝义胆,戍彊杀敌,可保国泰民安。群臣信恕,齐心辅助,则朝纪不乱。君以德为先,以礼治国,则臣民毕敬。举国孝悌,泛爱众而亲仁,则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为政以德,统治以礼,修身以道,三者由仁而生,可平天下!

为政以德,于今,则以民为本,其益微乎?非也,中共初分田地与民,消除剥削,则民与之,辅之,护之,故中共愈战愈强,以至今日之盛景。为政以德,缩贫富之距,官民之不平,犹不可少。若不以德治国,久之,则民苦,民愤,民乱。为保国安,为政以德,至今仍不可少。

统治以礼,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将然之后。齐之以刑,民惧,不敢犯,然不知耻;或一日,或逼于无奈,或受惑于财,而犯法纪。齐之以礼,民则知耻,恶盗窃乱贼之所作,以此诫之,则自觉守纪。于今,盗窃乱贼之盛行,坑蒙拐骗之不灭,非法独能止之也,以礼教化万民,犹不可少也。

于私,修身以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修身以道为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今,孝悌仍为必守之德,若不然,老无所终,他日白发亦不让君。忠信至今亦犹不可少,人不忠无以信,人无信无以立。勤俭之德为成功者必不可少。舍生取义,犹为众之所颂。恕之推己及人之道,泛用于社交,乃为人处世之宝。

仁,于国于民,于古于今,治国,修身,其价值与意义犹为深远。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