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创立之前,已有心可固德(“信,德之固也”)之说。在孔子看来,“信”是作为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品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作为人,如果连最起码的“信”(诚实、守信用)都做不到,那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由此可见,“信”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信”是儒家学者进行道德修养以完善人格,提高自身境界时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孔子以“信”为立身之道的思想,后被《大学》继承和发扬,“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把“信”作为一种普通遵循的行为准则。到后来,孟子开始把“信”(多与“忠”连用而称“忠信”)作为内在于本心的道德原则,称之为“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天爵者,德义可尊,自然之贵也”(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