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周人“明德”,重“诚信”的思想,他“主忠信”,(《论语·学而》)大力倡导在为人处事、交友、从政等各个方面都要守信。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轧,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在处理国家事务方面,他认为执政者可以没有粮食,没有军队,但却不能不守信用。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强调“信”的极端重要性和崇高位置。在实现“诚信”上,孔子强调了“学”的重要性。他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唯其为学而知义之多在也。苟好信不好学则惟知重然诺,而不明事理之是非。”恪守义理之“信”,这是真正的“信”,否则,只知践行然诺而不符合义理,则将会给自己和社会造成祸害,即所谓“贼”。